
目的
運用簡單的材料演示「夕陽藍天」並觀察不同角度時光的顏色,以瞭解光的特性。
實驗
實驗裝置:白熾燈泡手電筒、半透明熱溶膠條。
將半透明熱溶膠條一端靠近手電筒,在不同角度觀察熱溶膠條上光散射的情況。
原理思考
1.從哪些角度看,燈光會是紅色?哪些角度是藍色?為什麼?
2.光為什麼會散射?
3.可否使用乳白色的熱溶膠條?
4.晴空高照時為何天空是藍色?夕陽為何是紅色?
1.從光源行進方向的側面看,光是藍色的;從光源行進方向的正面看,光是紅色的。依據雷利散射(Rayleigh Scattering)告訴我們波長越短的光,越容易形成散射(亦即和波長四次方成反比)。因藍光的波長較短,較容易散射,所以從側面看是藍色的;紅光波長較長,較不容易散射,所以在燈光行進方向上比較容易看到紅光。2. 光散射是由空氣中的微粒大小及折射率交互影響產生的現象,這些粒子會阻礙光的前進,又因其粗糙的表面使光反射至各個角度,使我們看到不同的色彩。其中短波長的光線又較長波長的光線容易被散射,因此當陽光進入空氣介質時,紅光較容易保持原本的行進方向,而藍光就會散射到側面角度。 3.實驗中,我們把空氣當成真空介質,而熱溶˙熱膠條則是空氣介質,模擬日光進入不同介質的情況。透明狀的熱溶膠條是為了要模仿空氣分子及微粒,使成為光線行進的阻礙物,進而產生散射。若使用乳白色的熱溶膠條,則宛如空氣中有過多的懸浮粒子,使天空呈現灰白色;這就是為何在工業區,我們看到的天空會是灰灰白白的原因。4. 因短波長的光線又較長波長的光線容易被散射,所以當晴空高照陽光進入空氣時,藍光因較易散射,所以天空看起來就是藍色的;相對的紅光因較容易保持原本的行進方向,所以黃昏時太陽已快沒入地平線,藍光散射至我們看不見的另一端,紅光保持原行進方向,所以夕陽看起來是紅色的。
討論
1.可否使用LED手電筒?其結果?
2.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大小會不會影響天空的顏色?
關於實驗
1.可同本網站中的藍天夕陽做比較
2.此版設計主要是用來普及教學推廣使用。
參考資料
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: A Strategic Approach with Modern Physics with Mastering Physics. Benjamin Cummings.Knight, R. D. (2004).
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,為何又是紅紅的夕陽Retrieved December 13, 2017, from http://www.phy.ntnu.edu.tw/demolab/html.php?html=optics/sky
Blue Sky. Retrieved December 13, 2017, from http://hyperphysics.phy-astr.gsu.edu/hbase/atmos/blusky.html#c1
製作
張宇靖
指導老師
張宇靖、朱慶琪
撰稿
蔡昌翰、杜宗勳